新華社耶路撒冷1月11日電 以色列謝巴赫醫療中心下屬的康復醫院主任什洛莫·諾伊11日宣佈,以色列前總理沙龍在昏迷8年後當天在醫院去世,景觀設計享年85歲。
  諾伊在康復醫院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沙龍多年來一直處於昏迷狀態,“有最小程度的意識,並保持與他的家人和醫護裝潢人員某種最小程度上的非語言交流能力”。
  新年伊始,沙龍出現租賃製冰機腎衰竭後身體狀況持續惡化,面臨生命危險。自1月9日起,他的病情急劇惡化,多器官功能衰竭。諾伊說,在沙龍最後的時間,他的親人一直陪在他的身邊。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當天發表聲明說:“整個以色列都在為沙龍的去世而垂首悲痛。”他說,沙龍年輕時是為以色列安全而鬥爭的勇士和傑出的軍事領銀行利率導人,在他脫下軍裝之後,他在以色列政府擔任包括總理等多個職務,繼續為以色列服務。
  以色列總統佩雷斯也對沙龍去世表示哀悼。他在聲明中稱贊沙龍“是一名勇敢的士兵和無畏的政治家,為鞏固建築設計以色列安全做出了許多貢獻”。
  2005年12月,沙龍首次中風,治療後好轉。沙龍自2006年第二次中風以來一直處於昏迷狀態,在特拉維夫謝巴赫醫療中心接受治療,靠呼吸機等輔助設備維持生命。
  多面
  沙龍
  作為以色列最精明且最負爭議的政治和軍事領導人之一,沙龍從中東地區的戰火中走出,以“推土機”強硬形象登上政壇頂峰,他的自傳書名正是《武士》。他時常在政治家與政客之間“變身”,尤其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和平進程中,既有造訪阿克薩清真寺引發流血衝突、開建約旦河西岸隔離牆等驚世之舉,也有力排眾議、單方面從加沙地帶撤離等勇敢決定。只是,在他昏迷8年後,巴以和平依然難見曙光。
  屠夫與戰神
  沙龍1928年2月26日生於特拉維夫附近沙龍地區的馬拉勒村,父母是來自白俄羅斯的猶太人移民。
  沙龍17歲加入猶太人秘密民兵組織“哈加納”,不到20歲就歷任“哈加納”教官、連長、偵察隊長等職。“哈加納”後來成為以色列國防軍。1948年,沙龍參加以色列獨立戰爭、即第一次中東戰爭,身負重傷,傷勢影響終生,一隻眼睛幾乎失明。
  1953年,沙龍負責組建和指揮101部隊,專門越境報複巴勒斯坦游擊隊和阿拉伯國家武裝力量,手段強悍。同年10月,101部隊一舉炸毀約旦河西岸村莊吉卜亞內40多所房屋,導致69名阿拉伯人平民死亡。沙龍事後辯稱,他當時誤以為房屋是空的。
  1956年10月,沙龍作為傘兵旅旅長參加英國、法國聯合以色列發動的蘇伊士運河戰爭。阿拉伯國家指認他率傘兵旅虐殺戰俘,舉世嘩然。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沙龍率領裝甲師,參加以色列奪取戈蘭高地、吞併約旦河西岸和西奈半島的多場戰役。
  1973年10月“贖罪日戰爭”、即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已經步入政壇的沙龍重返部隊,出任裝甲師師長。他衝鋒在前,頭部受傷,包扎繃帶繼續作戰,極大鼓舞了以色列軍隊士氣。這支裝甲部隊成為第一支通過蘇伊士運河、包圍埃及部隊的以色列軍隊。沙龍也因此被以色列視為“戰神”。
  軍人與政客
  1973年7月,沙龍辭去軍職,競選議員。一開始持懷疑態度的人,發現沙龍憑藉戰場經驗,很快拼殺出一片政治天地。
  沙龍1977年再度當選議員,加入執政的利庫德集團,出任農業部長,任職期間推行定居點計劃,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大肆興建猶太人定居點,由此得名“定居點之父”。
  1981年8月,沙龍出任國防部長。1982年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次年3月,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事件曝光,調查發現,沙龍直接對此事負責,他被迫辭去國防部長一職,政治前途嚴重受挫。
  1996年利庫德集團重新執政後,內塔尼亞胡出任政府總理,沙龍“能屈能伸”,在這名政治對手手下擔任國家基礎設施部長、外交部長,直至1999年9月擊敗內塔尼亞胡當選利庫德集團黨魁。
  2000年9月28日,沙龍突然造訪位於東耶路撒冷的穆斯林聖地阿克薩清真寺,由此引髮長達5年的巴以流血衝突。也正是這場衝突,再次把沙龍推向以色列政治巔峰。2001年,沙龍以利庫德集團領導人身份當選總理。此後5年,他在政壇長袖善舞,麾下利庫德集團勢力逐漸擴大,相對溫和的工黨影響越來越小。以色列政壇出現一人治下、相對穩定的局面。
  2005年11月,沙龍退出利庫德集團,另組前進黨。此舉為他掃除原利庫德黨內製掣,只等2006年3月議會選舉獲勝後,連任總理,推行“沙龍版”和平計劃,為巴以和平談判最終問題拍板。
  就在這時,沙龍兩度中風入院,就此長眠不起。
  鷹派與鴿派
  沙龍眾多綽號中最為出名的是“推土機”,緣於他對阿拉伯人的鐵腕政策。歷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戰爭英雄”沙龍在阿拉伯人看來,就是殺人魔頭。“沙龍”這個名字在中東阿拉伯國家最遭人咬牙切齒。在加沙地帶,垃圾桶上曾到處寫著沙龍的名字。沙龍就任總理以後,巴以衝突驟然升級。
  2004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去世。2005年2月8日,沙龍與新當選的巴勒斯坦領導人阿巴斯舉行會談,達成停火協議。同年8月15日,沙龍政府啟動醞釀近兩年的單邊行動計劃,隨後一個月內成功完成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共計25個猶太人定居點的撤離行動,結束對加沙長達38年的占領。
  沙龍並非一開始就主張“單邊撤離”。他的思想經過轉變,最後認為,以色列應該根據地緣政治利益和人口分佈特點來劃分邊界,在保留西岸大型猶太人定居點同時,果斷拆除小型定居點。這一計劃在以色列內部引起軒然大波,卻在國際上贏得好評,即便是曾經與沙龍“保持距離”的人也開始相信,只有他能夠為和平進程“拍板”。
  從“鷹派”變身“鴿派”或者“中間派別”,沙龍向世人展示其政策務實的一面。對阿拉伯世界而言,沙龍曾經是“推土機”也好,“劊子手”也罷,至少他的政治意圖已經為人熟悉。
  一名巴勒斯坦評論員在沙龍昏迷後這樣評論道:沙龍是“第一個不再宣稱以色列有權占領全部巴勒斯坦土地的以色列總理”,“現在,一個活著的沙龍對巴勒斯坦人更有利,儘管他曾對我們犯下纍纍罪行”。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原標題:昏迷八年 沙龍長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wcwispzxh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